说是故地重游,也不完全是故地,只是从鲁山的一个山沟沟里换到了另一个山沟沟里。的确,不管我们爬到多高,身边永远都是四面环山,怎能不说是山沟沟呢?不过这次的风景和上次是大不一样,不再是光秃秃的山和肆无忌惮的太阳。
6月6号,一个不错的周末,尚正行一行二十六人一大早便齐聚集合地——市博物馆门口,六点半准时出发。可能是由于起的太早的原因,坐在大巴车里的同志们一个个都昏昏欲睡,无精打采。
九点多开始进入到平顶山地界,车驶入服务区,大家都下车稍稍休息了一下,这是一个很漂亮、整洁的服务区,四周的风景开始变得好起来,大家的心情也开始高涨起来,有一点旅游的激情的气息了。接着车开始进入大山里的盘山公路,从车里往外看,满眼都是绿色,令人心旷神怡,似乎山里的清新空气已经侵染到游人心间,感觉心情一下子无比舒畅。
十点左右到达目的地——西大河,一下车,大伙儿便急着赶路进山,首先是一个下坡,路面上很多的小石子儿,不过比起再往后的路来说已经算是平坦啦!拖家带口的人们啊,可难为你们喽!一个下坡后即是一条小溪,先是沿着小溪旁边的路行走,不远处便要横跨小溪了,还好溪里的石头都很稳当,走起来不太费劲儿,还有人趁机玩起了泼水节了。
一直沿着溪水走,偶尔要从石头上横过,身手矫健的人们早已经把一批队员甩到了看不见的地方,大约过了半小时左右,在又一个需要横渡的地方挤满了议论纷纷的人, 也是趁这个当儿后面的队员才赶了上来,看个究竟,才知道是两批游人在行路时较起了劲儿!互相泼水阻止对方过对岸,其它的游人也因此遭了殃,被卷入他们的水战,有个我们的同事和小朋友可都脱了鞋下水了,大家都弄得一身湿,不过很凉快也很开心,继续前行。
快到中午了,我们的队员们还没感觉怎么累,因为一路上几乎都是平地,上坡、下坡的地方很少,再加上周围的环境这么美,绿树成荫、溪水潺潺、空气清新,怎么会感觉累呢!不过真正考验人的就在后面了。现在该说说我们的午餐了,午餐是在一个叫村长的小朋友的家里吃的(村长是他的绰号,才几岁),到鲁山就得吃当地有名的拦锅菜(音是这样,字不一定对),驴友是这样说的,房主还给我们炖的土山鸡,名副其实的家养土山鸡,营养一定丰富,不过村长家的盐好像不要钱,要不是山里凉快,气候湿润,非得一个劲儿的喝水不行啊!
这里特别说说,尚正行的兄弟姐妹们还有特别娱乐呢!在等农家做菜的空挡有个凌凌队员不知道在哪翻出两副扑克,提议打双升,一呼即应啊!几个人打的起劲儿,围观的也兴致勃勃,几圈牌下来,由于双方实力都很强,所以始终没打出一轮来。
真正的爬山,开始!
吃过饭,驴友提议要前往石连瀑看瀑布,这就意味着有更大的挑战摆在我们面前——爬山,为了不虚此行,想领略一下一览众山小的风光,大家还是决定——爬。下午两点,大部队开始上山,真正的考验就在这,一个接一个的陡坡,把我们的队伍分成了三股,最前的冲锋队表现的非常英勇,一鼓作气到达目的地。后面的走走停停,体力不支的甚至都打起了退堂鼓,但经不住美景的诱惑和对瀑布的向往,大家最终都到达了石连瀑。
一路上都在感叹溪水的清澈,空气的清新,到了瀑布源泉才明白,原来是大自然洗刷了所有,希望游人在经过的时候,除了美好的回忆尽量别留下什么吧!瀑布的源头有一个小泉,里面的有小鱼,在清澈见底的泉水里看见鱼儿自由自在的游实在是不想打扰它们,但又禁不住想跳进去玩一把,泉水很凉,彻骨的那种凉,几个队友赤脚顺着泉水流出的地方过去,发现其实真正的源头依然很高,只见水从石缝里流出,原来我们不曾到顶!
山路弯弯
“山路真的是十八弯啊!”同行的一位姐姐感言。小路窄的地方只够走的下一人,两边是郁郁葱葱的灌木,单人行路的话甚至会有些怕,因为山中有很原始的那种气息,鸟叫、虫舞、植物的味道,大部分路段树木都把阳光遮的严严实实,爬到稍微有些高度时,往四周看群山,都能看到薄薄的雾气了,很壮观的景象。
上山容易下山难,这句老话还得用。
如果说上山是累的喘气,那下山则是紧张的流汗了,很陡的山路上都是小石子儿,稍不小心就会脚下一滑,大家只有手拉手顺着被水冲出的沟沟走,或者顺势下的很快,才知道,原来我们还可以跑起来。
此行收获不小,亲近大自然、锻炼身体、放松心情、几个同事还带回了驴友说的高山杜鹃,很漂亮的一种花,相信带花的同志们已经把花们栽种起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