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我们一起成长

尚正行围炉座谈:买房还是租房,聚焦年轻一代的选择与纠结

2024-12-30

分享到

在房价波动、生活方式多元的当下,年轻人面临着一个棘手的抉择:是抓住时机抄底买房,还是选择灵活租房?这一问题不仅关乎居住方式,更与个人财务规划、未来生活愿景紧密相连。今天,尚正行围炉座谈请来玲姐、青青和小坤一起聚焦年轻一代对房子的选择与纠结。

 玲姐分享了自己的房产历程。2015年,在父母的资助下,她购入一套45平米的小公寓,总价40万。当时的郑州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玲姐也搭上了这趟“快车”。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玲姐发现小公寓在居住体验上存在诸多局限,空间狭窄、隔音差等问题逐渐凸显。2021,他决定出售这套公寓,此时房价已涨至70万,扣除贷款后,他获得了一笔可观的资金。

 之后,玲姐没有急于购房,而是选择了租房。她租住在西区的一套两居室,每月租金1200元。租房的生活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灵活性,他可以根据工作地点的变化随时更换住所,无需担心房产交易的繁琐手续。

 青青则有着不同的故事。2018年,她在北京工作时,与朋友合租了一套三居室,每月租金3000元。尽管合租生活有诸多不便,但她更看重租房带来的经济压力缓解。

 2020青青回到郑州,此时郑州的房价相对较低,她在家人的支持下,购买了一套80平米的住宅,总价90万左右。青青表示,买房的主要原因是想拥有一个稳定的家,同时也考虑到房产的保值增值功能。

 刚需判断:理性购房的起点

 在买决策中,“刚需”是一个关键因素。玲姐和青青提出了几个判断是否为刚需买房的简单问题:

 1. 买房是否为了结婚?

 如果婚姻是近期的计划,且双方都认为拥有房产是婚姻的必要条件,那么买房可能是刚需。然而,如果婚姻并非迫在眉睫,或者双方对租房结婚持开放态度,那么可以重新审视买房的必要性。

 2. 是否有孩子需要入学?

 学区房一直是房地产市场的热门话题。如果孩子即将面临入学问题,而优质学区与房产挂钩,那么买房可能成为刚需。但如果有其他入学途径,或者可以接受孩子就读非重点学校,买房的紧迫性就会降低。

 3. 工作是否稳定且长期在本地发展?

 稳定的工作和长期的居住计划通常与买房需求相关。如果工作变动频繁,或者有前往其他城市发展的可能性,租房可能更为合适。

 4. 租房是否存在严重困难?

 例如,在某些城市,租房市场供应紧张,租金高昂,或者房东频繁涨租、驱赶租客等情况时有发生。如果租房无法提供稳定的居住环境,买房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房价估值:多指标综合判断

 租金回报率

 租金回报率是衡量房价估值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玲姐解释说,租金回报率的计算方法是年租金收入与房屋总价的比值。例如,一套总价120万的房子,年租金为2.5万,那么租金回报率为2%

 一般来说,租金回报率在4% - 6%之间较为合理。如果租金回报率低于这个区间,说明房价可能存在高估的情况;反之,如果高于这个区间,房价可能相对低估。然而,在实际情况中,不同城市、不同区域的租金回报率差异较大。一线城市的核心地段,由于房价高昂,租金回报率往往较低;而一些新兴城市或城市的新兴区域,租金回报率可能较高。

 房价收入比

 房价收入比是指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青青指出,国际上通常认为房价收入比在3 - 6倍之间较为合理。以北京为例,2023年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平均为30万元,而房价平均为6万元/平米,购买一套80平米的房子总价为480万,房价收入比为16倍,远远高于合理区间。

 房价收入比过高意味着居民购房压力较大,房价可能存在泡沫。在一些二线城市,房价收入比相对较低,但也需要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增长预期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长期指标:人口、杠杆、城市化率

 小坤强调,房价趋势的判断不能仅仅依赖短期指标,还需要从人口、杠杆、城市化率等长期指标来分析。

 从人口角度来看,人口增长、人口流动和人口结构变化对房价有着深远影响。如果一个城市的人口持续流入,特别是年轻劳动力的增加,将为房地产市场带来稳定的需求支撑;反之,如果人口老龄化加剧,人口流出大于流入,房价可能面临下行压力。

 杠杆率反映了居民购房的负债水平。当杠杆率过高时,房地产市场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例如,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就是由于过度借贷导致房地产泡沫破裂。因此,购房者需要合理控制杠杆,避免因市场波动而陷入财务困境。

 城市化率也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吸引更多人口流入,从而推动房价上涨。但当城市化率达到一定水平后,增长速度会逐渐放缓,房价的上涨动力也会减弱。

 购买力考量:不容忽视的因素

 即使未来房价有望回到2021年的高点,玲姐和青青提醒购房者也需要考虑购买力因素。青青举例说,假设2021年一套房子的总价为150万,当时购房者的家庭年收入为15万,房价收入比为10倍;到了2024年,房价虽然回到了120万,但购房者的家庭年收入可能由于经济环境等原因下降到了10万,此时房价收入比变为12.5倍,购房压力明显增大。

 此外,购房者还需要考虑贷款利率、首付比例等因素对购买力的影响。如果贷款利率上升,每月还款额增加,将进一步加重购房者的负担。因此,在做出买房决策时,不能仅仅关注房价的走势,还需要综合评估自身的购买力。

 成本计算:买卖与租房决策的依据

 买房的持有成本

 小坤详细列出了买房的持有成本,包括首付资金的机会成本、贷款利息、物业费、维修基金、房产折旧等。以一套总价120万的房子为例,首付30万,如果将这笔资金用于其他投资,假设年化收益率为5%,那么每年的机会成本为1.5万;贷款100万,按照4.5%的利率计算,每年的贷款利息为4.5万;物业费每年3000元,维修基金每年3000元,房产折旧按2%计算每年为2.4万。综合计算,这套房子每年的持有成本高达9万。

 租房的成本与灵活性

 青青则分析了租房的成本,主要包括租金和可能的租金上涨风险。租房的优势在于灵活性,租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更换住所,无需承担房产交易的税费、中介费等费用。例如,一个租客在一个城市工作3 - 5年后可能会选择前往其他城市发展,租房可以让他更加轻松地做出这样的决策。

 成本对比与决策

 通过对比买房和租房的成本,购房者可以更加理性地做出决策。如果买房的持有成本远远高于租房成本,且短期内房价上涨空间有限,租房可能是更为明智的选择;反之,如果房价预期上涨幅度较大,且购房者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承担持有成本,买房则更具优势。

 国际经验:房价短期走势展望

 从国际上其他城市的经验来看,玲姐和青青认为房价短期断无大涨可能性。以日本为例,上世纪90年代房地产泡沫破裂后,房价经历了长达数十年的下跌和盘整;香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房价也大幅下跌,直到近年来才逐渐恢复。

 在欧美国家,房地产市场同样受到经济周期、货币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在经济衰退期间,房价往往会出现下跌或横盘整理。当前,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如贸易摩擦、通胀压力等,这些因素都将对房价产生抑制作用。

 资产配置逻辑:不买房的考量

 资产回报率对比

 玲姐分享了自己不买房的资产配置逻辑。他认为,从资产回报率的角度来看,目前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回报率并不高。除了上述提到的租金回报率较低外,房价的上涨速度也逐渐放缓。相比之下,股票、基金、债券等金融资产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提供更高的回报率。

 风险分散

 青青补充说,不将所有资金集中在房产上有助于风险分散。房地产市场具有较强的周期性和地域性风险,如果市场出现大幅波动,房产投资者可能面临较大的损失。而通过多元化的资产配置,如投资不同行业的股票、不同期限的债券、国内外的基金等,可以降低单一资产波动对整体资产组合的影响。

 灵活性需求

 小坤还强调了灵活性在资产配置中的重要性。租房生活让他能够更加自由地选择居住地点和生活方式,同时也便于他根据市场变化调整资产配置。如果资金全部投入房产,在需要资金进行其他投资或应对突发情况时,可能会面临流动性不足的问题。

 亏损决策:纠结中的理性思考

 对于已经亏损40%且纠结是否斩仓卖房的情况,玲姐和青青给出了以下建议:

 1. 分析亏损原因

 首先需要明确亏损的原因是市场整体下跌导致的,还是房产本身存在问题,如地段不佳、房屋质量差等。如果是市场因素导致的亏损,且房产的基本面良好,可以考虑继续持有等待市场回升;如果是房产本身的问题,且未来改善的可能性较小,可以考虑及时止损。

 2. 评估财务状况

 购房者需要对自己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收入稳定性、其他资产负债情况等。如果财务状况较为紧张,继续持有房产可能会带来较大的压力,此时可以考虑出售房产以减轻负担;如果财务状况允许,可以根据市场预期和个人需求做出决策。

 3. 考虑长期规划

 购房者还需要考虑自己的长期规划,如是否会在该城市长期居住、是否有子女教育等需求。如果长期规划与房产相关,且亏损在可承受范围内,可以选择继续持有;如果长期规划发生变化,不再需要该房产,那么可以考虑出售。

 租金回报:国际比较与市场规律

 从国际经验判断,租金的回报应该超过国债收益率。玲姐解释说,国债收益率通常被视为无风险收益率,而房产作为一种有风险的投资资产,其租金回报应该能够补偿投资者承担的风险。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等,租金回报率普遍高于国债收益率。

 然而,在国内部分城市,租金回报率低于国债收益率的情况较为常见。这主要是由于房价上涨过快,租金上涨相对滞后导致的。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逐渐成熟,租金回报率有望向合理区间回归。

 现金流管理与杠杆:买房租房前的必算账

 买房的现金流与杠杆

 玲姐强调,在买房之前,购房者需要仔细计算现金流管理和杠杆。首先要确保每月的还款额不超过家庭月收入的一定比例,一般建议控制在40%以内,以保证家庭的正常生活开支。同时,购房者需要考虑首付资金的来源和储备时间,避免因首付不足而影响购房计划。

 在使用杠杆时,要合理评估自己的还款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过高的杠杆率可能会在市场波动时导致财务危机,因此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贷款金额和贷款期限。

 租房的现金流安排

 青青指出,租房者同样需要做好现金流管理。在签订租房合同时,要明确租金支付方式、支付周期等,避免因租金支付问题与房东产生纠纷。同时,租房者还需要预留一定的资金用于应对可能的租金上涨或其他突发情况。

 理性思维:买房决策的关键

 买房作为人生重大决策,理性思维至关重要。小坤和青青呼吁购房者在做出决策前,要充分收集信息,包括房价走势、市场供需、政策法规等;要对自己的经济实力、居住需求、未来规划等进行全面评估;要避免盲目跟风或受到情绪影响。

 此外,购房者还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如房产中介、理财顾问等,以获取更全面、客观的建议。

 租房体验提升:让租房生活更美好

 1. 精心挑选住所

 在租房前,租客可以多花时间寻找符合自己需求的住所。考虑因素包括房屋位置、周边配套设施、房屋装修状况、租金价格等。可以通过互联网租房平台、房产中介、朋友推荐等多种渠道获取房源信息,并实地考察多套房源后再做出选择。

 2. 与房东良好沟通

 与房东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有助于解决租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签订合同前,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关于房屋维修、租金调整、租赁期限等方面的条款。在租赁期间,及时向房东反馈房屋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并保持礼貌和尊重。

 3. 个性化装饰

 虽然是租房,但租客可以通过一些个性化的装饰让住所更具家的感觉。例如,更换窗帘、摆放绿植、张贴壁画等,但要注意在不损坏房屋原有结构和装修的前提下进行。

 4. 加入租房社群

 租客可以加入当地的租房社群,与其他租客交流经验、分享资源。社群中可能会有关于租房优惠信息、房屋维修推荐、社区活动等内容,能够帮助租客更好地融入租房生活。

 旅居生活:酒店长住的另类选择

 对于一些追求自由、灵活生活方式的人来说,旅居生活长期住酒店也是一种可行的选择。玲姐分享了自己的旅居经历,他曾在旅游旺季选择在一些热门旅游目的地长期住酒店。

 这种生活方式的优点在于无需操心房屋的维护、打扫等问题,酒店通常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如餐饮、健身、洗衣等。同时,住客可以根据自己的行程随时更换酒店,体验不同的居住环境。

 然而,长期住酒店也存在成本较高、缺乏家的归属感等问题。因此,这种生活方式更适合那些经济条件相对较好、追求新鲜感和便利性的人群。

 在买房和租房之间做出选择并非易事,需要综合考虑个人情况、市场因素、财务规划等多方面的因素。通过本次尚正行围炉座谈的讨论,希望能为我们的朋友们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决策参考,让大家在面对这一难题时更加从容。

 

尚正行是专业的房地产顾问公司,尚正行围炉座谈是一项关于我们行业的内部分享形式


推荐新闻

全国客服热线: 0371 - 69152977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219号盛润国际广场东塔7层